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炳林毛笔非遗扶贫就业工坊
发布日期:2021年04月08日
炳林毛笔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位于绵阳市涪城区涪城路,由四川炳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建立。炳林毛笔制作技艺传承至今已有6代200多年历史,一直以家传全手工制笔的方式传承。一支笔从齐毛到成型共有八十余道工序,耗时二十多天。根据毛料和用途分为紫毫、狼毫、羊毫、书法笔和画笔等。其产品规格齐全、用料考究、做工精细,深受书画家和同行的好评。
(工坊对残疾人朋友制笔培训)
(工坊对残疾人朋友制笔培训)
工坊从2014年至今,在政府的主导下对辖区内残疾人进行了毛笔制作培训20余次,受训200余人次,并在培训结束后与近50名考核合格残疾人签订了居家灵活就业协议,为残疾人创业创收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20年工坊对接市场需求,提高产品附加值,创新理念,开发了“纪念笔类”系列产品,同时对愿意自己创业的10余名残疾人进行了“纪念笔类创业培训” 教授他们制作“胎毛笔”“夫妻连理笔”“结婚纪念笔”等笔类,使他们在自主创业中找到目标,月均增收1500到3000多元。
(工坊产品)
在后续的发展中,炳林毛笔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打算用5年左右的时间,将残疾人培训继续扩大,并对之前签订了居家灵活就业协议的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深入培训。在纪念类毛笔的培训中继续扩大范围辐射全市,争取每个县区都能有自主创业典范。
(参加中日地方文化交流)
(参加非遗进景区展示展销)
为了扩大宣传,开辟更广阔的市场前景。工坊近年来参加国内外大小展会60余次,在市场上有着良好的口碑,工坊产品“文昌系列•魁星点斗”获得中国(广东)民间工艺博览会铜奖,负责人罗松2017年被绵阳市政府授予“文化领军管理人才”荣誉称号,并被省内外多家媒体大幅宣传报道。
关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22年度传承活动评估情况的通报
(10/23)重磅丨文化行业标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 数字资源采集和著录》公布
(08/08)“四川评书”非遗传习基地在安州区秀水镇授牌
(07/14)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通知
(05/10)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召开2023年全市非遗保护工作培训会
(04/25)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保护工作重要指示 | 四川:推进非遗系统性保护 增强巴蜀文化凝聚力和影响力
(04/25)四川省人民政府 关于公布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
(04/11)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
(02/23)新华文摘丨王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理论内核与实践路向
(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