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泽兰
所属项目: 口弦音乐 人物级别:省级 民族:羌族 所属地区:北川羌族自治县

从小生活于北川羌族自治县青片乡,空余时间经常扯奏口弦。上世纪六十年代,经常参加省市口弦、山歌、锅庄演出。 从小就向母亲和其他妇女学习扯奏口弦,空余时间经常扯奏口弦。
口弦是羌民族在长期生产劳动、劳作歇气时,羌族妇女边歇边搓麻绳中发明的一种民间乐器。口弦生动的反映了羌族人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劳动场景、喜气场面和内心世界及青年男女的爱慕之情。主要是在劳作歇气时和婚丧嫁娶、节日庆典时由妇女扯奏,有独奏和合奏。口弦的材料——翻黄金竹很难寻找,用其它竹子代替,效果不好。随着社会的发展,羌族原始生活受到了现代文明的冲击,老一辈中能扯口弦的人为数甚少(只有3人),年轻人已无心于这一古老的民间音乐。在青片乡,王泽兰是仅有的三位能弹奏口弦的羌族妇女之一。用口弦弹奏一首完整的歌曲,只有王泽兰、周顺兰两人能行。能演奏青年男女联络感情的情歌,能演奏歌颂英雄人物的赞歌,还能演奏劳作歇气时的苦歌等。口弦其音乐绵绵悠长,如高山流水,潺潺不绝,生动形象传神,所表达的意韵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妙不可言。
1964年,参加成都少数民族民间艺术展演。文革间停止。
20世纪80年代至今,口弦经常参加省市民族民间文艺展演。
2006年4月,参加市旅游发展大会展演;
2006年11月,参加中国西部博览会绵阳展演。
关于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22年度传承活动评估情况的通报
(10/23)重磅丨文化行业标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 数字资源采集和著录》公布
(08/08)“四川评书”非遗传习基地在安州区秀水镇授牌
(07/14)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通知
(05/10)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召开2023年全市非遗保护工作培训会
(04/25)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保护工作重要指示 | 四川:推进非遗系统性保护 增强巴蜀文化凝聚力和影响力
(04/25)四川省人民政府 关于公布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
(04/11)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
(02/23)新华文摘丨王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理论内核与实践路向
(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