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莲
所属项目: 羌族山歌 人物级别:市级 民族:羌族 所属地区:北川羌族自治县

1977.9—1982.8 北川羌族自治县青片乡小学读书
1982.9—1985.8 北川羌族自治县青片乡中学读书
2003年—今 创办西窝羌寨
民间歌曲是羌族人民的口头创作,是羌族人民美妙的心声。题材内容非常广泛,歌者往往也是编者,歌词带有即兴性、随意性,常是信手拈来,边唱边想,随口唱出,无拘无束。用自己熟悉的山川河流、日月星辰、山水草木、花鸟鱼虫、名胜古物、历史人物、衣饰穿着、五谷杂粮、睛雨气象等作比喻,触景生情,欣然讴歌。如《牛山歌》、《放羊歌》、《采茶歌》、《薅草歌》、《收工歌》、《砍柴歌》等等,它不受劳动节奏与动作的制约,歌者“兴起而歌,兴尽而止”,有较强的抒情性。
一种是节奏自由,音域较宽,旋律起伏较大,声音高亢嘹亮,常有悠扬的托控,曲前曲后常有自由的吆喝声,多为成年人在野外以真假嗓音相间演唱的高腔山歌,如《薅草歌》。这是一首用羌语演唱的山歌,在薅玉米草时,主人家为了提高劳动效率,就带头唱歌,意思是告诉大家不要光摆龙门阵,要边唱边做。另外还有《沙米》《太阳出来照北岩》等高腔山歌。
一种是结构较严谨,节奏规整,旋律进行较平稳,男女都唱的平腔山歌,如《喔那米几》,其意思是荞麦成熟了,大家吃了饭今天去割荞麦。另外,还有《今天遇到唱歌手》《太阳落披四山黄》等。还有一种多为妇女在室内演唱的山歌,声间柔和、优美,节奏性较强,音量较小,如《前娘后母歌》。
2004年,参加山西省左权县举行的中国南北民歌擂台赛,获得优秀歌手奖。
2004年,参加四川省绵阳市首届山歌节,获得二等奖。
2006年6月,参加“纪念禹生北川4133周年暨首届禹羌文化旅游节”。
2006年11月,参加绵阳举办的中国西部博览会 “大禹故里.西羌神韵”文艺专场演出。
常年参加各种民族民间文艺演出。
关于“2025年庆五一劳动节非遗在社区暨国家级羌保区成果展示展演活动”展览搭建制作、展览展演服务承办公司询价比选招标公告
(04/18)第二批“非遗工坊典型案例”名单公布,速看→
(04/16)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关于2025年绵阳市非遗工作会暨非遗管理干部培训会会务服务项目更名公告
(03/27)【询价结果公示】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服务项目询价结果公告
(03/25)【询价公告】2025年绵阳市非遗工作会暨非遗管理干部培训会会务服务项目询价比选公告
(03/20)绵阳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关于印发《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库名单》的通知
(02/11)【询价结果公示】“绵阳市新春烟花秀”国家级羌保区建设成果展暨绵阳非遗展览展示活动
(01/20)【询价结果公示】2025绵阳市春晚国家级羌保区成果展暨绵阳非遗展览展示活动
(01/17)【询价结果公示】国家级羌保区成果展暨非遗进机关(市公安局)展览展示活动
(01/17)